高端装备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清华科技服务社会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通知公告
    • 政府项目
    • 企业投标
  • 科技资源
    • 技术成果
    • 专家团队
  • 检验检测
    • 设备展示与预约
    • 服务定制
  • 机械加工
  • 采购信息
  • 学生实践
    • 实践列表
    • 实践基地
    • 精彩集锦
    • 课程咨询
  • 合作创新
    • 科技成果产业化
    • 项目联合申报
    • 科技服务
    • 投融资服务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专家团队
所属领域: 全部 装备制造 节能环保 生物医药 新材料 电子信息 农业科技 科技服务 其他
  • 先进能源装备技术研究所

      先进能源装备技术研究所是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下设的科研机构,成立于2015年5月15日。本研究所以核电站的设计、计算分析、软件服务和技术支持为主要研究方向,兼顾海上能源设备的研究开发。在目前我国核电产业大力发展的形势下,研究所集中精力做核电业,承接来自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的外包服务合同。   先进能源装备技术研究所研发团队实力雄厚,核电领域设计经验丰富。团队核心人员包括:清华大学教授/副教授4名,研究员级高工1名,厦门大学副教授1名,东北石油大学副教授2名,涵盖机械结构设计、力学、强度校核、流体流场分析、热工分析等设计领域。目前,研究所共有设计研发人员21人, 80%以上具有国内重点高校硕士以上学历。

  • 表界面微纳技术研究所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表界面微纳技术研究所,依托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和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十年来科研成果的积累,在天津市政策扶持和清华大学技术支持下,实现自组装滤料涂层、自组装涂层油水分离、超疏水表面制备等技术的产业转化及应用,开展自组装技术的相关成果转化、科研产业化、技术支持和产品服务等工作,并建立相关产品公司化的运作模式。   表界面微纳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机械系汪家道教授及其团队,基于流固界面效应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界面效应减阻、胶体自组装、空蚀抑制、防污等新技术,授权发明专利15项, 1 项研究成果实现产业转化;1 项成果被企业应用,成为其核心技术,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 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 项;并已孵化出产品产业化公司天津清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已实现自组装涂层滤料产业化生产、销售及应用。

  • 润滑技术研究所

           润滑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润滑所”)依托于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摩擦学”)和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简称“清华天津高端院”),在摩擦学超滑理论、纳米润滑机理和超精表面加工机理和技术的科研基础上,致力于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润滑技术及产品,如水基金属加工液、润滑油及核心添加剂、自润滑材料等,并以高端制造领域的关键耗材国产化为主要目标,一直深耕细作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且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果。

  • 润滑与摩擦检测团队

           润滑与摩擦检测中心是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与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的第三方实验室,是提供检验检测、专业化评价服务的公共技术平台。检测中心以服务全社会、促进制造与装备的节能运维与降耗为目标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检测分析团队,长期从事摩擦磨损机理、润滑状态监测技术与润滑管理体系的开发,是提供检验检测、专业化评价服务的公共技术平台。

  • 动力传动应用技术研究所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动力传动应用技术研究所拥有传动控制、电机、电磁齿轮与机械行星减速机自主技术与产品,可以为有意愿提升自身装备水平与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包括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先进适用动力传动集成技术与产品、承担企业的委托开发、与企业合作共建研发中心等服务形式。

  • 刀具&轴承电磁强化技术研究所

           刀具&轴承电磁强化技术研究所具有"电磁强化"工艺与装备技术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电磁强化是清华大学首先提出的可大幅提升合金与金属陶瓷耐磨性的处理技术,具有不改变元件外观与尺寸、无污染、高效等特点,已经历了多行业、多批次的实践检验,并开始实际应用。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类似的技术与水平。   本研究所团队核心成员为清华大学师生,同时包括了设备制造商和刀具&轴承用户,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开展相关研究及产业化的团队。成员包括基础研究组(清华大学博士生、博士后)、设备组(提供专业化机电设备设计与制造)、营销组(刀具用户及轴承制造商),周围还有刀具材料、刀具制造的外协单位。

  • 海洋信息与智能装备研究所

      海洋信息与智能装备研究所是以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为依托建立起来的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自主式水下潜航器(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AUV) 和多个AUV形成的水下蜂群为主,包括水下机器人的运动学机理研究、深海环境下的信息交换与处理、深海环境下定位与协同、深海AUV装备的研发制造技术、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复杂生产制造过程的建模与优化调度技术等。

  • 先进流体控制与动力工程研究所

      先进流体控制与动力工程研究所以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所所长罗先武教授团队为核心,构建多学科的技术研发平台,实现现有技术成果转化,同时开展流体控制及动力前沿技术研发,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社会。   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所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以流体机械流动理论及流动控制、流体机械系统动力学理论及优化设计、新型流体机械研究为特色的研究所。团队在流体机械设计理论、水力机械(水轮机、泵、船舶螺旋桨,等)内部非定常空化湍流精细模拟方法、先进喷水推进装置、高温高汽蚀性能工业流程泵、高效静音多级屏蔽泵、流体机械及系统的先进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等方向积累了雄厚的研究基础。   近年来,通过与技术优势单位合作,吸引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联合研究工作,涵盖宇航推进、低温流体、高效热管理、高速喷水推进等专业领域,形成强大的专业技术团队优势。研究团队由清华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所罗先武教授团队及国内相关优势单位核心技术人员构成。团队成员多数具有博士学历,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人,占比近40%,其中教授2人,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2人,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人。团队在流体控制与动力技术方面拥有多项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以及教育部等其它省部级和军队科技奖项近20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30多项。   研究团队已拥有高效能泵水力模型设计技术、静音多级屏蔽泵技术、高汽蚀性能泵技术、高压阀门密封技术、高精度流体控制技术、流体贮存与管理技术及复杂流体系统集成技术此七大核心技术。且在高效能流体动力技术、高精度流体控制技术、流体存储与供给技术、系统总装集成技术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

  • 测试装备与技术研究所

           测试装备与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测试装备所")是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的下设科研机构,着重从事机械行业的先进测试装备与技术的研发,特别是齿轮传动系统的试验研究。     测试装备所的研究团队是有着专业的技术人才的团队,所组成成员全部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是一个高水平的研发队伍。   作为一个有着专业技术的传动系统测试的研发机构,测试装备所以"求实、和谐、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旨在以专业的技术水平和真诚的服务态度服务于客户,最终将建设成为集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技术支持和服务为一体的创新性测试装备与技术研究所。  目前,我们测试装备所的一些产品已完成验收交付用户使用并且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同时我们也与多家传动系统生产企业等在洽谈相关业务。

  • 地址: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高新区弘顺道科创慧谷园区4号楼、5号楼
  • 电话:86-022-2491 5888
  • 传真:86-022-8481 9302
  • 邮政编码:300300
  • 电子邮箱:info@tsinghua-tj.org
  • 备案号:津ICP备17005411号
  • 检验检测

  • 学生实践

技术支持:华易动力